饶毅此人,之前很多大V跪舔他,比如那个动辄就自吹很有“人格志”的老帽,但口罩时期他就塌房了,只是没想到,这家伙现在公然为董小姐洗地,站出来给"4+4"这个培养模式说好话。
其实董小姐这事闹这么大,表面看是讨论一个人,实际上戳到了咱们国家高考和人才培养的老伤疤。就像村里有人突然盖起三层小洋楼,大家表面上议论他家房子,实际都在琢磨:他家的钱到底从哪来的?
饶老师那篇《请勿错怪王辰教授》,说是帮人说话,其实是在给"4+4"模式打掩护。这就好比有人家里水管爆了,他不去修水管,反倒怪大家不该盯着漏水的地方看。
最让人看不懂的是饶老师给董小姐家"不是犬贵"的证明。这就好比说:我证明张三没偷吃,因为张三的左手是干净的——可人家是用右手拿的包子啊!
他说董小姐母亲不算官员,但完全没提她父亲当领导,全家亲戚都在教育医疗系统工作这些事。这种证明方法,就像拿着放大镜看蚂蚁,硬说自己看清了整个森林。
现在社会上真正的"关系户",早就不像过去那样明晃晃地摆官威了。人家现在玩的是校友会、老同学群、行业小圈子这些看不见的门道。
就像现在送礼都不送烟酒,改送名校夏令营名额了。饶老师还拿着老黄历说现在的事,这不就跟用算盘算5G流量费一样不靠谱么?
再说说这个"4+4"模式。支持的人老说"制度没问题,是执行没到位",这话就跟说"菜谱没问题,是锅不好用"一个道理。要是照着菜谱做出来的菜十次有八次是糊的,是不是该看看菜谱本身有没有问题?
看看董小姐这事暴露的毛病:跨专业指导像走马灯,论文写得像小学生作文,执业考试都考不过关。这不就跟驾校毕业的司机不会挂挡一样荒唐吗?明显是这个培养模式缺了考核淘汰的硬杠杠,就像盖楼不装消防通道,出事是早晚的。
还有人把问题推给"历史原因",这就跟小孩打碎花瓶赖小猫一样。哪个改革没遇到过老问题?"4+4"都搞了十多年了,有问题不解决,就跟家里漏水十年不修,最后怪当初盖房子的人,这说得过去吗?
最扎心的是医生考试通过率这事。普通医学生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"4+4"出来的倒像是走了VIP通道。结果考出来的成绩还不如普通学生,这不是明摆着打脸吗?就像重点班考试成绩比普通班还差,还好意思说自己选的是尖子生?
看看董小姐的学术路线更离谱:今天研究妇科拍片子,明天跟着骨科院士,最后跑去搞泌尿科。这哪是搞学术,分明是逛学术超市啊!正常医生培养就像腌咸菜,得慢慢来。这种速成班出来的,跟方便面泡出来的医学生能一样吗?
说到底,这事吵来吵去,其实就是不同利益的人在较劲。咱们老百姓不指望制度十全十美,但至少得把后门堵上吧?就像小区门卫不能只查骑电动车的,对开宝马的就直接放行啊!
最后说句实在话:专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,但不能睁眼说瞎话。教育公平这事,就像分蛋糕,切蛋糕的人要是自己先藏起几块,还非说蛋糕没少,这不是把大家当傻子吗?
咱们不要求绝对公平,但至少得让寒门学子觉得,努力读书还能看到希望吧?